
2018年9月14日至15日,“匠譽京華,紫禁之巔”漢醬城市雅集 (北京站)在長城震撼上演。為探尋每一個城市代表性的非遺文化,倡導具有東方審美情趣的品質生活,漢醬以“傳承東方美,創領綿柔香”為主題,發起了“漢醬城市雅集”系列文化品鑒活動。
首站北京,漢醬攜手“國之重器”景泰藍,呈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。從承載著漢醬精神的無人機編隊飛躍長城,到活動現場對漢文化的高度重現,再到一系列非遺曲目精彩演繹,漢醬城市雅集以酒文化為鏈接,串聯起了一出多元化、高質量的文化大戲。
同時,活動還受到了中宣部、文化部領導和各界文化名流的支持。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張旭,北京琺瑯廠廠長、景泰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鐘連盛等出席了活動并發言。
長城之巔,告祭天地感恩匠心
9月14日上午,漢醬飛躍長城祈福儀式在水關長城舉行,活動現場莊嚴肅穆而熱烈。所有人員神情凝重,面對巍巍長城,靜聽禱語。祭文宣讀完畢,無人機編隊滿載著漢醬對天、地、匠心的感恩之情,緩緩升空,向世界傳遞漢醬最虔誠的敬畏之心。漢醬至今篤信一條真理,是上天的賜福,給予好酒;是匠心釀造,成就漢醬。
“嘗“與”賞“ ,味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
漢醬與景泰藍的攜手,讓我們看到貴州酒文化與宮廷文化碰撞后的火花。一個是貴州赤水河畔的醬香新生代,一個是“飛入百姓家”的皇室重器,漢醬城市雅集創新性的使二者共聚一堂,為現場嘉賓帶來了味覺和視覺上的雙重享受。
白酒文化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,其中“品酒“一道,更是頗有講究。活動現場,漢醬專門對如何正確品嘗醬香酒進行了指導。傳承于茅臺醬香正統的漢醬酒,具有獨特的風格,其醬香突出,典雅細膩,醇厚綿柔,回味悠長,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,在現場的品鑒中受到一致好評。
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鐘連盛則是景泰藍的創新先鋒,不僅現場講解國禮《盛世歡歌》系列作品的構思和背后的故事,更帶來景泰藍傳統中最具趣味性和可參與性的“點藍“工藝體驗,讓現場嘉賓親身感受到非遺工藝的魅力,感受到傳統匠人的工匠精神,更感受到景泰藍的獨特之美。
除此之外,活動中中科院非遺專家、白酒專家周嘉華教授宣讀了《非遺宣言》,宣言表示:向全社會發出倡議,要打破行業、地域的局限,勇于跨界合作,共同攜手傳承,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多元化發展之道,煥活非遺在新時代的新勢能。
隨后,張旭代表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,鐘連盛代表北京琺瑯廠,互贈禮物,響應宣言號召,表示將繼續進行深度跨界合作,在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
傳統文化重現,細節處打造雅集之美
汲取漢文化基因而生的漢醬,對傳統文化極為重視,因此,在漢醬雅集活動現場,無論是活動環節中的漢服秀、漢禮儀教學和傳統名曲的演奏;還是博山爐與漢酒樽:亦或者是互動游戲時“投壺“、”酒籌“、”飛花令“的選擇,無處不彰顯著漢醬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。
除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茅臺酒釀制技藝、景泰藍制作工藝唱主角之外,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、昆曲的精巧融入,更是讓這出漢醬主導的非遺大戲熠熠生輝。
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弦樂器之一,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,被視為高雅的代表,雅集上一曲《酒狂》,盡顯飲者真性情;昆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,被稱為"百戲之祖“,雅集上一出《牡丹亭·游園》,盡展至臻境界的藝術之美。
以漢文化立身的漢醬,始終堅信文化是發展的靈魂。作為東方“雅“生活的倡導者與引領者,漢醬希望通過”雅集“的形式,打造一場文化盛宴,找回屬于中國人的生活美學。(責任編輯 王小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