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chinarushang.cn 中國儒商 作者:
6月1日是小朋友的節日,但有一些小朋友卻只能在病床上度過這個特殊的日子,甚至隨時準備與死神搏斗,小媛媛就是其中之一——一個患有重度白血病的3歲女孩。但這個六一對小媛媛來說卻意義非凡,一群好心人來到了她的病床前,給她送來了“救命錢”。
6月1日,千龍網記者跟隨無名愛心團來到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看望小媛媛。圖為病床上的小媛媛。千龍網記者戴琪 攝
“奇跡寶寶”的頑強抗爭
小媛媛來自重慶的一個單親家庭。對一個單親媽媽來說,獨自撫養一個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,但小媛媛卻給媽媽帶來了不少寬慰。媛媛白白凈凈,有一張洋娃娃似的小臉蛋,自小活潑懂事,身體很健康,很少生病,媛媛媽一度沉浸在親戚朋友艷羨的幸福中。
但這一切卻在2015年2月的一天戛然而止——媛媛突然變得不愛吃東西,從前活潑好動的她不再奔跑玩耍,雙腿無力,并伴有持續低燒。自此,母女二人開始了漫漫求醫路。
由于家鄉醫療水平有限,媛媛的病一直得不到最終確診,奔波了八個多月,媛媛媽終于得知媛媛患上的是一種重度白血病,要將她從死神手里奪回來只能進行骨髓移植。然而,幾十萬的治療費用對一個普通的單親媽媽來說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,媛媛媽甚至一度想過放棄,但看著媛媛稚嫩的小臉,她一次又一次含著淚咬著牙堅持了下來。在得不到確診的那八個多月里,小媛媛由于病痛吃不進一粒米,但她居然奇跡般地與病魔抗爭著,從此,媛媛也有了一個綽號叫“奇跡寶寶”。
6月1日,千龍網記者跟隨無名愛心團來到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看望小媛媛。圖為醫院走廊展板上白血病患兒的畫。千龍網記者戴琪 攝
無名愛心團因愛心結緣
張元(化名)是一名普通的公務人員,在工作過程中,偶然得知了媛媛母女的處境。作為一個10歲女孩的父親,他希望看到所有的孩子都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,媛媛的遭遇深深牽動著他的心。得知媛媛已經配型成功,卻因為巨額的醫療費用而無法獲得生的希望的時候,張元再也按耐不住,第一時間號召身邊的朋友組成了一支愛心團隊,給媛媛籌集這筆“救命錢”。
本想著能幫多少就幫多少,但出乎意料的是,愛心團的成員越來越多,最后發展到近百人。“說實話,有些人我也叫不上來名字,問他們也不說,只是直接就把錢轉了過來,有一個人甚至一下子拿了20萬,還有的干脆裸捐,把一個月的收入都拿了出來。”張元感嘆道。
很快,這支自發的愛心團為媛媛籌集了24萬余元。張元想著,正好趕上六一,就約上愛心團的幾個好友去看一看媛媛,給她帶些小禮物,再把這些“救命錢”親手交到媛媛媽的手上。
媛媛媽雙手接過存折的那一刻,眼含熱淚,已是泣不成聲。
愛心延續,多方參與救助
6月1日,千龍網記者跟隨愛心團來到了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,看望病中的小媛媛。媛媛正坐在病床上玩拼圖,精神狀態與健康的小朋友并無太大差別,只是兩只瘦小的胳膊上都纏著醫用膠帶。
媛媛媽告訴記者,來北京治療的這些日子,媛媛的狀況有了很大改善,但仍然會有起伏波動,就在昨天,媛媛還經歷了嚴重的血栓,兩只小胳膊腫的老高,只能靠吃進口藥緩解,而這種藥5片就要近五百元。
媛媛患上的是白血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,只能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。不幸中的萬幸,媛媛已經配型成功,接下來就要等待醫院安排移植時間和媛媛自身身體狀況允許。
王醫生告訴記者,根據他們多年血液病治療的經驗來看,白血病并不是不可治愈,而想要戰勝病魔,有兩點至關重要。首先是要及時確診,得到有效的治療,很多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的患者都是把時間浪費在了確診過程中;其次是家屬的照料,醫院治療康復后,有些父母看到小孩子蹦蹦跳跳,并無異常,就放松了警惕,不注意孩子的飲食等各方面的衛生,導致前功盡棄,有一個孩子甚至只因為吃了外面的一張餅就丟掉了生命。
小媛媛的康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但在這路途中,少不了各方愛心的支撐。目前,除了張元的“無名愛心團”籌集的捐款,還有一些好心人在陸續捐贈,共同為小媛媛保駕護航。所有好心人都希望媛媛早日康復,“一定要照顧好小媛媛!”這是愛心團離開醫院時給媛媛媽的囑托。(媛媛媽媽,張女士聯系方式:18623272321)
記者手記:
第一眼見到媛媛媽的時候,她與我們交流的狀態特別淡定,與我想象中患兒母親哭泣悲傷的樣子截然不同。直到我們走出媛媛的病房,她都依然如此。但是,當我與她單獨聊起媛媛,聊起確診過程中她那八個多月的生活的時候,媛媛媽突然抑制不住情緒,大哭起來說道:“那時候大家都以為我是瘋子,到處求醫問藥的瘋子,但真的看到媛媛我就舍不得……”她突然說不下去了,只是靜靜地哭泣。
同樣身為母親,我能體會那八個月之間她經歷的心情起伏,體會她現在的煎熬,我相信這也是無名愛心團所體會到的。所以發起人張元會大老遠跑來,帶來大家的心意和祝福,蹲在地上學習如何微信轉賬,所以大家直到現在依然還會聊起媛媛,希望媛媛能快點好起來,快點回歸正常的生活。(記者 戴琪)